第457章治國之道
關燈
小
中
大
第457章 治國之道
自打平定南漢,其實朝中就分出兩個派系,主戰派和主和派。
但在大事上面,郭浩一直很強勢,比如他去遼東,根本就不和大臣商量,自己想去就去了。
兩位皇子留在汴梁,名義上是監國,實際上就是學習,內閣有了結果,就會征求二人的同意,二人一般沒什麽意見。
就算有時候有不同的意見,王溥等人就會解釋,其他事情有趙普、盧多遜在,意見存在分歧,二人也有辯證的機會。
可在這件事上,眾人竟然達成了一致,兩位皇子失去判斷的依據,最終也聽從了大多數人的意見。
兄弟二人沒看出王溥的心思,但郭浩可不是三歲小孩,這件事就是他們挖的坑,等著二人往裏跳。
事實上誰當皇帝他們不在乎,他們就是不想讓郭浩折騰,郭浩的三個兒子都不錯,打江山和坐江山不一樣,郭浩心裏應該有數。
王溥老謀深算,暗中導演了這一場戲,有薛居正等人的協助,一切都很順利。
事情也如他想的一樣,曹州知府李行德是個較真的人,一定會來京城找。
只是王溥沒有預料到,今年的災情會這麽嚴重,曹州沒有糧食,真的餓死不少人。
郭浩一句話,點醒了趙普,他是主戰派的代表,是希望郭浩開疆拓土,成就萬世基業的。
但現在的情況是,山東大旱,個別地區出現嚴重饑荒,其中曹州為嚴重,這個錯誤根本是由郭浩引起的,但是郭浩豈能認錯?
如此一來,就要有人負責,趙匡胤剛剛上任,沒有他什麽事,當初調糧的事又是他最先提出來的,那麽這個責任肯定由他來承擔。
想到這裏,趙普心裏有些發苦,他好不容易擠走了王溥,結果又來了個更強勢的趙匡胤。
原本打算韜光養晦,慢慢拉攏趙匡胤,畢竟趙匡胤出自軍中,開疆拓土他不會拒絕,二人二人之前的關系也不錯。
然而王溥臨走還給他下了個套,明擺著就是想把他清理出朝堂,目的就是不讓主戰派戰得優勢。
現在李行德來京城,郭浩還沒做什麽決定,那是因為不了解當地的情況。
朝廷已經派出使者到山東視察,如果情況真入李行德說的那樣,那麽郭浩絕對會大發雷霆!
趙普能想明白的事,郭浩也能想明白,對於趙普他們的決定,郭浩其實並不生氣。
就算是大臣們有所失誤,郭浩也不會太著急,畢竟他們是人,不是神,亡羊補牢,為時不晚。
最讓郭浩生氣的是,這些大臣開始搞小動作,表面山上順著郭浩,背地裏卻想改變他,郭浩卻不能把他們怎麽樣,否則一開始就不會用他們。
老子有雲:治大國,若烹小鮮。
其中道理便是如此,烹飪一道,除了添加各種調料,還要掌握好火候,不能沒有章法。
大宋開國,就是起鍋燒油,必須大火爆炒,這樣才能炒出油的香味,有利於食材發揮。
當註入湯汁,就需要文火慢燉,就好像現在的大宋,第一次改革只是去其表,第二次改革要變其裏。
由表入裏需要耐心,文火慢熬,才能入味,這個過程一定會有個別食材油鹽不進,這就更需要耐心。
等到烹飪的差不多了,在大火收汁,這麽做才能去掉多與的東西,留下整道菜精華部分。
在這個過程中,郭浩不能著急,也不能放松,明明需要文火,有人偏偏不想燒這把火,郭浩怎麽能答應。
想到這裏,郭浩沈聲道:“趙匡胤!”
“臣在!”
“這件事就交給你,調查事情原委,牽扯其中的官員,一個都不能落下!”
“遵旨!”
郭浩讓趙匡胤去調查,還說所有人都不能落下,這反而讓趙普松了口氣,同時暗道郭浩高明。
有道是法不責眾,就算所有官員都有問題,郭浩也不可能全處理掉,畢竟國家的運行需要這些官員。
所以郭浩讓人調查,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小懲大誡,這也符合文火慢燉的原則,對那些官員小懲大誡。
如果緊緊是這樣,還不能提現郭浩的高明,調查過後,郭浩不處理他們,不代表他們沒有錯誤。
這一次郭浩饒了他們,日後若是有人再犯錯,這次的錯誤就可能是他們的材料,秋後算賬不僅僅是成語。
李行德在汴梁休整了幾天,得到糧食已經送去的消息,這才松了口氣,不只是曹州,山東各州朝廷都有調查。
經過這次的事情,李行德終於看清了官場,他這次來是抱著必死的決心,否則曹州餓死那麽多人,他這個知府難辭其咎。
處理結果還沒出來,李行德便馬不停蹄地趕回去,他這次出來連個隨從都沒帶,不是他沒有架子,實在是他的盤纏不夠。
張昭去世,吏部尚書的位置空了出來,現在吏部的工作由吏部侍郎孔繼森負責,郭浩也沒急著安排人。
這段時間雖然沒有打仗,可是也發生了不少事,太子之爭,軍事學院畢業,內閣人員變動,還有他遇刺……
所有事都沒有完結,郭致啟被立為太子,周薇卻沒有半點高興,因為他的三個哥哥,豈能就此認命?
周薇臨盆在即,郭浩也去過幾次,每次周薇都求郭浩收回成命,她實在不想兒子這麽小就被卷入政治漩渦。
可是郭浩明擺著是拿郭致啟當擋箭牌,是為了堵住大臣們的口,他們嘴上說不管我的家事,實際上所有人都在關註。
面對周薇的請求,郭浩含糊其辭,現在郭浩總算明白“難得糊塗”的含義,有些事你不裝糊塗不行。
有了這次的事,地方也不敢欺瞞朝廷,雖然有些地方,百姓生活並不容易,整體還過得去。
過年郭浩沒有叫郭致堯二人,他們之前都說願意戍守邊疆,這次他要讓他們感受一下,有些話說的容易,做起來可就不是那麽回事了。
……
太平六年,正月,銀州。
看著一望無際的大漠,郭致堯心裏苦澀。
“殿下,時候不早了,咱們該回去了。”
一個侍衛提醒著郭致堯,太陽已經西斜,氣溫也快速下降,郭致堯撥馬準備回去,突然聽到遠處傳來馬蹄聲。
定睛望去,郭致堯瞳孔就是一收,他來邊境已經有一段時間了,從來沒見過契丹人。
但是這一次,他看到了!
大批騎兵奔襲而來,目標是他身後的軍營,郭致堯瞬間反應過來,騎馬就往回跑。
敵襲!
郭致堯策馬狂奔,很快到了軍營,此時主將楊業還沒有回來,郭致堯負責整個北境!
由於有長城的緣故,其他地區都比較好防守,但西北地區此時還沒修建長城,所以此地是最難防守的!
郭致堯到了軍營,立刻調集士兵,還好這次回京的只有主將,其餘將領都在,郭致堯其實算是元帥。
“各級將領,準備著迎敵!”
軍營中的士兵快速行動起來,這時斥候再次來報。
“報——敵軍來襲,距我方不到十裏,大概有三千兵馬!”
聽到斥候的匯報,所有人都秉著呼吸,郭致堯握著劍柄,呼吸逐漸沈重。
“殺!”
郭致堯赫然拔出寶劍,指揮著兵馬出發,他現在有一千騎兵兩千步兵,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。
大軍快速行動起來,同時也有人點燃烽火,夕陽下所有人的影子拉的老長,很快兩軍相遇。
咚咚咚咚……
嗚嗚嗚嗚——
戰鼓、號角響起,沒有任何猶豫,雙方默契地發起進攻。
郭致堯猶豫了片刻,拔出寶劍打了一下馬屁,戰馬吃痛向前沖鋒,周圍的親軍緊跟其後。
短兵相接,喊殺沖天,殘陽如血……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自打平定南漢,其實朝中就分出兩個派系,主戰派和主和派。
但在大事上面,郭浩一直很強勢,比如他去遼東,根本就不和大臣商量,自己想去就去了。
兩位皇子留在汴梁,名義上是監國,實際上就是學習,內閣有了結果,就會征求二人的同意,二人一般沒什麽意見。
就算有時候有不同的意見,王溥等人就會解釋,其他事情有趙普、盧多遜在,意見存在分歧,二人也有辯證的機會。
可在這件事上,眾人竟然達成了一致,兩位皇子失去判斷的依據,最終也聽從了大多數人的意見。
兄弟二人沒看出王溥的心思,但郭浩可不是三歲小孩,這件事就是他們挖的坑,等著二人往裏跳。
事實上誰當皇帝他們不在乎,他們就是不想讓郭浩折騰,郭浩的三個兒子都不錯,打江山和坐江山不一樣,郭浩心裏應該有數。
王溥老謀深算,暗中導演了這一場戲,有薛居正等人的協助,一切都很順利。
事情也如他想的一樣,曹州知府李行德是個較真的人,一定會來京城找。
只是王溥沒有預料到,今年的災情會這麽嚴重,曹州沒有糧食,真的餓死不少人。
郭浩一句話,點醒了趙普,他是主戰派的代表,是希望郭浩開疆拓土,成就萬世基業的。
但現在的情況是,山東大旱,個別地區出現嚴重饑荒,其中曹州為嚴重,這個錯誤根本是由郭浩引起的,但是郭浩豈能認錯?
如此一來,就要有人負責,趙匡胤剛剛上任,沒有他什麽事,當初調糧的事又是他最先提出來的,那麽這個責任肯定由他來承擔。
想到這裏,趙普心裏有些發苦,他好不容易擠走了王溥,結果又來了個更強勢的趙匡胤。
原本打算韜光養晦,慢慢拉攏趙匡胤,畢竟趙匡胤出自軍中,開疆拓土他不會拒絕,二人二人之前的關系也不錯。
然而王溥臨走還給他下了個套,明擺著就是想把他清理出朝堂,目的就是不讓主戰派戰得優勢。
現在李行德來京城,郭浩還沒做什麽決定,那是因為不了解當地的情況。
朝廷已經派出使者到山東視察,如果情況真入李行德說的那樣,那麽郭浩絕對會大發雷霆!
趙普能想明白的事,郭浩也能想明白,對於趙普他們的決定,郭浩其實並不生氣。
就算是大臣們有所失誤,郭浩也不會太著急,畢竟他們是人,不是神,亡羊補牢,為時不晚。
最讓郭浩生氣的是,這些大臣開始搞小動作,表面山上順著郭浩,背地裏卻想改變他,郭浩卻不能把他們怎麽樣,否則一開始就不會用他們。
老子有雲:治大國,若烹小鮮。
其中道理便是如此,烹飪一道,除了添加各種調料,還要掌握好火候,不能沒有章法。
大宋開國,就是起鍋燒油,必須大火爆炒,這樣才能炒出油的香味,有利於食材發揮。
當註入湯汁,就需要文火慢燉,就好像現在的大宋,第一次改革只是去其表,第二次改革要變其裏。
由表入裏需要耐心,文火慢熬,才能入味,這個過程一定會有個別食材油鹽不進,這就更需要耐心。
等到烹飪的差不多了,在大火收汁,這麽做才能去掉多與的東西,留下整道菜精華部分。
在這個過程中,郭浩不能著急,也不能放松,明明需要文火,有人偏偏不想燒這把火,郭浩怎麽能答應。
想到這裏,郭浩沈聲道:“趙匡胤!”
“臣在!”
“這件事就交給你,調查事情原委,牽扯其中的官員,一個都不能落下!”
“遵旨!”
郭浩讓趙匡胤去調查,還說所有人都不能落下,這反而讓趙普松了口氣,同時暗道郭浩高明。
有道是法不責眾,就算所有官員都有問題,郭浩也不可能全處理掉,畢竟國家的運行需要這些官員。
所以郭浩讓人調查,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小懲大誡,這也符合文火慢燉的原則,對那些官員小懲大誡。
如果緊緊是這樣,還不能提現郭浩的高明,調查過後,郭浩不處理他們,不代表他們沒有錯誤。
這一次郭浩饒了他們,日後若是有人再犯錯,這次的錯誤就可能是他們的材料,秋後算賬不僅僅是成語。
李行德在汴梁休整了幾天,得到糧食已經送去的消息,這才松了口氣,不只是曹州,山東各州朝廷都有調查。
經過這次的事情,李行德終於看清了官場,他這次來是抱著必死的決心,否則曹州餓死那麽多人,他這個知府難辭其咎。
處理結果還沒出來,李行德便馬不停蹄地趕回去,他這次出來連個隨從都沒帶,不是他沒有架子,實在是他的盤纏不夠。
張昭去世,吏部尚書的位置空了出來,現在吏部的工作由吏部侍郎孔繼森負責,郭浩也沒急著安排人。
這段時間雖然沒有打仗,可是也發生了不少事,太子之爭,軍事學院畢業,內閣人員變動,還有他遇刺……
所有事都沒有完結,郭致啟被立為太子,周薇卻沒有半點高興,因為他的三個哥哥,豈能就此認命?
周薇臨盆在即,郭浩也去過幾次,每次周薇都求郭浩收回成命,她實在不想兒子這麽小就被卷入政治漩渦。
可是郭浩明擺著是拿郭致啟當擋箭牌,是為了堵住大臣們的口,他們嘴上說不管我的家事,實際上所有人都在關註。
面對周薇的請求,郭浩含糊其辭,現在郭浩總算明白“難得糊塗”的含義,有些事你不裝糊塗不行。
有了這次的事,地方也不敢欺瞞朝廷,雖然有些地方,百姓生活並不容易,整體還過得去。
過年郭浩沒有叫郭致堯二人,他們之前都說願意戍守邊疆,這次他要讓他們感受一下,有些話說的容易,做起來可就不是那麽回事了。
……
太平六年,正月,銀州。
看著一望無際的大漠,郭致堯心裏苦澀。
“殿下,時候不早了,咱們該回去了。”
一個侍衛提醒著郭致堯,太陽已經西斜,氣溫也快速下降,郭致堯撥馬準備回去,突然聽到遠處傳來馬蹄聲。
定睛望去,郭致堯瞳孔就是一收,他來邊境已經有一段時間了,從來沒見過契丹人。
但是這一次,他看到了!
大批騎兵奔襲而來,目標是他身後的軍營,郭致堯瞬間反應過來,騎馬就往回跑。
敵襲!
郭致堯策馬狂奔,很快到了軍營,此時主將楊業還沒有回來,郭致堯負責整個北境!
由於有長城的緣故,其他地區都比較好防守,但西北地區此時還沒修建長城,所以此地是最難防守的!
郭致堯到了軍營,立刻調集士兵,還好這次回京的只有主將,其餘將領都在,郭致堯其實算是元帥。
“各級將領,準備著迎敵!”
軍營中的士兵快速行動起來,這時斥候再次來報。
“報——敵軍來襲,距我方不到十裏,大概有三千兵馬!”
聽到斥候的匯報,所有人都秉著呼吸,郭致堯握著劍柄,呼吸逐漸沈重。
“殺!”
郭致堯赫然拔出寶劍,指揮著兵馬出發,他現在有一千騎兵兩千步兵,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。
大軍快速行動起來,同時也有人點燃烽火,夕陽下所有人的影子拉的老長,很快兩軍相遇。
咚咚咚咚……
嗚嗚嗚嗚——
戰鼓、號角響起,沒有任何猶豫,雙方默契地發起進攻。
郭致堯猶豫了片刻,拔出寶劍打了一下馬屁,戰馬吃痛向前沖鋒,周圍的親軍緊跟其後。
短兵相接,喊殺沖天,殘陽如血……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